沿著木曾川河澗,越過艱險山峰,穿梭山間延伸的中山道之木曾路。
昔日為武士商人歇腳洗塵的驛站「妻籠宿」和「馬籠宿」在當地居民
的同心協力之下,得以保存維護。這兩處驛站亦因是文豪島崎藤村之
名著「拂曉前」的舞台而著名!


妻籠位在日本長野縣中部山口村,周圍被高一千公尺以上山脈所環繞、
形如中藥杵臼底部地形的小村落。曾是德川時代宿驛制度中,歇泊率最
高的宿場,如今則是日本傳統聚落保存典範。
妻籠名字的由來,因為『妻』的日文發音-tsuma,與『端』同音,有邊
緣之地的意思。妻籠最特別的地方,是由許多小旅館集合而成的聚落,
從400年前的江戶時代起,就編制成『宿驛』,受中央政府管理,是專門
提供住宿的驛站,讓趕路的旅人在長達540公里的山路中,有一個歇腳住
宿的地方。
過去江戶和京都間的來往途徑,有中山道和東海道兩條路線,其中,中山
道又稱木曾路,妻籠宿即為有名的『木曾十一宿』中的第十宿,叱吒宿場
近三百年。
沉寂許久後的妻籠,在專家學者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,妻籠宿最後得
到政府補助,變成日本傳統聚落保存的先驅,也掀起日本各地保留傳統聚
落風潮,也因為1998年長野縣舉辦冬季奧運,當地湧入大批觀光客,也帶
動了當地的觀光風潮。
日本首座完整保留街景 有如古裝戲佈景的妻籠宿


一走進妻籠宿就有彷彿進入一五○年前時光隧道的錯覺。一向只出現於電視
電影螢幕上的古代驛站景觀不就展現在眼前嗎?穿著T恤牛仔褲的觀光客走
在古裝世界中,構成一幅不可思議的畫面。客棧、民宿、飯館、土產店前掛
著古色古香的招牌;格子窗旁擺飾了楚楚可憐的花草,毫不做作。


郵局喔!我們這團的團員,還有人特別從這個郵局寄封明信片給自己.

連廁所都很有FU.回來台灣我想念日本的原因之ㄧ就是它們的廁所真的很乾淨.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